财神是民间信仰中主管财富的神明,主要分为道教赐封和民间信仰两大类,具体分类及特点如下:
一、道教赐封财神
- 赵公明:
道教四大元帅之一,掌管财源,象征驱邪避灾、招财纳福。在《封神演义》中被射杀后,由姜子牙封为“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”。
- 关羽: 三国时期蜀汉名将,以忠义著称,被尊为“关公”“武圣”。晋商等商界以关羽为护佑神,象征诚信经营。文财神
- 比干: 商朝忠臣,因直言敢谏被剖心,后以公正无私被奉为财神,掌管东路财源。 - 范蠡
- 李诡祖:
唐代赐封“财帛星君”,元代称“福善平施公”,代表财富增长与福气。
- 端木赐:西南方向财神,象征财源广进。
二、民间信仰财神
- 包括赵公明、关羽、文殊、普贤、慈航五位,分别对应东南、西南、正北、西北、东南方向,象征不同地域的财富守护。
其他常见信仰
- 灶神: 民间信仰中主管家庭财富与灶火的神明,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祭灶。 - 福禄寿三星
- 刘海蟾:象征招财纳福,民间多供奉于财神像左侧。
三、财神的文化内涵
象征意义:财神不仅是财富的象征,更代表正义、诚信与财富管理的哲学。例如,比干的无心象征公正,范蠡的散财体现慈善。
功能差异:正财神主赐福,武财神护佑,文财神象征智慧与财富创造,偏财神则与意外之财相关。
四、供奉习俗
方位划分:不同财神对应方位,如比干(东)、范蠡(南)、关羽(西)、赵公明(北)。
节日关联:正月初五迎财神,商家尤其重视,民间通过贴财神像、祭拜祈求财源广进。
以上分类综合了道教经典与民间信仰,不同地区、行业可能侧重供奉特定财神,形成多元共生的信仰体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