铁公鸡是一个汉语成语,用来形容极度吝啬、小气的人。其核心特征包括:
![{$gdata[title]}](https://www.12365hn.com/upload/img/1bgrydwhxvg8geqmag8gx9t50.jpeg)
铁公鸡最典型的特征是“一毛不拔”,比喻对钱财极其敏感,不愿意花费,甚至到连一根羽毛(象征极小金额)都不肯拔出的地步。
出处与演变
- 典故来源: 最早见于清代袁枚《子不语》中的《铁公鸡》故事,描述济南一富翁因吝啬得名。 - 歇后语扩展
- 对金钱过度敏感,轻易接受他人财物却难被说服支出;
- 个人主义严重,不愿分享或奉献财物、知识或情感。
使用范围
- 主要用于形容个人在物质层面的吝啬,也可引申为对资源(如时间、机会)的过度占有。
注意:
该词为贬义,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是否适用。例如形容企业成本控制严格时,可能带有中性或褒义色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