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干地支与五行的对应关系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核心概念,其关联可从以下方面解析:
![{$gdata[title]}](https://www.12365hn.com/upload/img/93crt36ipd1cgymj9159jqzsx.jpeg)
一、天干与五行的对应关系
- 甲、乙:木
- 丙、丁:火
- 戊、己:土
- 庚、辛:金
- 壬、癸:水
阴阳划分
- 阳干:甲、丙、戊、庚、壬
- 阴干:乙、丁、己、辛、癸
二、地支与五行的对应关系
十二地支五行归属
- 子、寅、辰、午、申、戌:木
- 己、卯、未、酉、亥:火
- 申、酉:金
- 子、亥:水
- 辰、戌、丑、未:土
方位对应
- 东方:甲、乙木
- 南方:丙、丁火
- 中央:戊、己土
- 西方:庚、辛金
- 北方:壬、癸水
三、五行相生相克关系
相生顺序
木生火、火生土、土生金、金生水、水生木
例如:甲木生丙火,丙火生戊土
相克关系
木克土、土克水、水克火、火克金、金克木
例如:甲木克戊土,戊土克己土
四、天干地支的五行应用
纪年法
60个组合循环使用,如2025年为乙巳年(木火)。
五行与人体
- 木:肝胆、头项
- 火:心小肠、肩部
- 土:脾胃、四肢
- 金:肺大肠、手指
- 水:肾膀胱、下肢
例如:甲木对应肝胆,丙火对应心小肠。
五、补充说明
天干来源: 传说与天文观测相关,如甲木对应东方苍龙七宿。 地支功能
通过以上关系,天干地支与五行共同构建了古代哲学体系,用于解释自然现象、指导医疗、占卜等。